『设计+想』中国传统二十四...

『设计+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芒种

郑伊煊 

『设计+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芒种

2021-06-05 13:31:12

 

 

芒种一词,最早出《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当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相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为响应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的号召,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设计艺术学院四方联合主办,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视觉符号融合时代特点进行「再设计」。本次活动为大家带来了一组「芒种」系列海报。

 

 

 

 

作者:张婕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又叫“忙种”,农家此时正忙着收获谷类,播洒种子。此时伯劳鸟因阴气微生而啼叫,反舌鸟因阴气微生而收声。金丝梅、玉簪花、荷花等花也在芒种节气开放着,海报的创作便基于此。

 

 

芒种有三候。芒种一候“螳螂生”。古人认为芒种时节螳螂感阴气初生,于是破茧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

 

 

 

 

 

作者:李格格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此时的麦芒与麦皮已经变为灿灿金黄,海报创作便以小麦的形态为主,以虚实不一的线构成细长的麦芒,麦粒麦芒整体呈弧状弯曲如同田野中夏风轻拂而过、轻快自然。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作者:李丹阳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这时麦子快速成熟,由青绿色变为金黄色,农民们也在抓紧收割麦子并栽种小秧苗,好顺接接下来的农业生产活动,收获颇丰并积攒了众多粮食。俗语“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就十分精简的概括了这一农业情况。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作者:黄晨杨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宋代陆游《时雨》一诗中“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描写的就是在芒种时分本该下雨的天气下了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秧。作品以此为表达内容,融合运用雨滴与麦芒的形,表现雨量丰沛,麦粒和雨滴一样饱满,丰产。

 

 

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很多地方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馒头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祭祀供品,以此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作者:方远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每一个收获的开始;站立在五月的节气中,循环在岁月的年轮里。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作者:刘芳竹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忙种南方种稻也正是北方收麦时。

 

 

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

 

 

 

 

 

作者:那子木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彤云高下影 ,鴳鸟往来声”,作品从诗中提取了田野、云影、鴳鸟等元素,将近处的树枝和远处的田垄做了同构,呈现出“云彩的影子投在夏谷田野上,时不时能听到鴳鸟的啼叫”这一生动画面。

 

 

在芒种节气里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芒种的养生重点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气机得以宣畅、通泄。

 

 

 

 

 

作者:王雨佳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芒种有个风雅习俗就是“煮梅”,这个习俗据说夏朝就有了。青梅鲜果酸涩,一般不能直接吃,需加工食用。先用盐将梅子的水分腌出,晒干后和老红糖、山楂、洛神花等一起煮出果汁,滤去果渣后得到新鲜的糖煮青梅汤,放置冷却后饮用,可以清凉一夏。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作者:郑少非

指导老师:蒋可炘

设计说明:

每年五六月江南多雨,梅子由青转黄,便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流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而今啖煮好的青梅,小酌几杯清酒,风雅诗意,享受生活。一樽煮酒,二人对坐。不在乎英雄与否,只为点滴生活。

 

 

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也有的简单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让其吸收外面空气,增加果实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