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江南潮涌——杭州...

『设计+论』江南潮涌——杭州亚运会会徽的时代美学

 

 

文/朱海辰 郑颖

 

摘要

本文认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在美学内涵上突破了对江南文化、江南传统美学的一般性诠释理解,从含蓄温婉的江南形象,递进到21世纪“勇立潮头”的新时代美学气质,象征着中华民族、江南儿女体育拼搏精神与民族复兴意志的融合。本文通过关联性、文脉性、现代性、本土性等艺术设计概念,对会徽的文化背景、形象特点、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剖析,对“潮涌”这一美学意象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关键词:潮涌 勇立潮头  江南美学

 

杭州,不止有温婉的西湖,还有奔腾的潮涌。

2015年,杭州市勇立潮头,成功申请到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的举办权。自此,杭州成为北京与广州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城市。作为一个将美学注入生活中的城市,杭州和亚运会的结合,无疑将是一场江南的运动盛宴,展示出杭州含蓄雅致而又开放现代的特色与风格。杭州以西湖闻名,西湖承纳千载江南文化,而新时代的杭州则不止有西湖,更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进取开拓形象,呈现给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亿万同胞。

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投入了社会各界的大量心血。2018年1月,杭州亚运会组委会面向海内外征集方案,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应征作品4263件。最终,中国美术学院袁由敏教授团队的设计方案拔得头筹。最终确定的会徽设计方案,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叫做《潮涌》。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江南是温婉柔情的象征,不过在2022杭州亚运会的会徽设计美学诠释中,“潮涌”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美学语词呈现在大家面前,使大家对杭州这样一个温婉多情的江南城市,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审美目光。

2022年亚运会会徽设计从色彩到元素,从创意到形态无一不阐释了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含义,方案采用颜色渐变、明朗的曲线,利用重复、组合、抽象化的设计手法,建构了视觉上鲜明强烈的标识形象。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杭州亚运会最终所采用的所有设计都算得上是集江南文化符号与杭州时代发展之大成的实践,除了会徽设计外,“江南忆”组合的三个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以机器人形象与杭州符号相结合,向全亚洲展示出一个在现代性的环境下中释放出来的江南味道。毫无疑问,通过亚运会形象设计体系,江南的美学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杭州的机遇,也是江南美学的机遇。

备受关注的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潮涌”是由太阳、扇面、赛道、钱江潮头、绿水青山、互联网符号六个元素组成,在会徽下面特别设计了独特的字体来突出主办城市与举办年份印鉴,整体形象协调,巧妙地将众多元素与寓意结合。本文拟从不同角度来评析《潮涌》设计之妙。

 

 

 

作为一个全亚洲盛大的体育赛事,其主体就是围绕“运动”展开,会徽的设计必然离不开与亚运会相关的元素。虽然“潮涌”的整体视觉效果并不能直接的看出与运动相关的元素,但其实是暗藏玄机。太阳的元素其实代表着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这轮太阳放射十六道光芒的红日,象征着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着亚洲运动的蓬勃发展与迅速推广。纵观历届亚运会会徽设计,其中很多都有将这个元素纳入其中,而杭州亚运会这次也沿袭传统,将太阳所代表的亚运理事会置入,暗喻着亚运会的体育精神与光芒照进杭州这片山水中。其次与具体体育项目相关的赛道也被处理成抽象图案,与主图形完美融合。一条条赛道则代表着亚运会核心体育竞技,将赛道的元素加入整个会徽设计中,凸显亚运会的体育美学与杭州的人文精神更加紧密的联系,承载着自信、坚持、拼搏的体育精神,寄托了促进全亚洲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希冀。而平地翻波起的钱潮涌动景象则也是对国际运动竞技精神的本土性回应,将弄潮儿与运动健儿的联系起来,使杭州亚运会真正拥有了杭州气质。

 

 

 

作为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先锋城市,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都市,将美学贯穿于整座城市的基础建设。杭州从古韵中走来,向智能美学走去。而会徽设计必然考虑到杭州的城市特征与底蕴文化,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经典诗句中的江南印象,在会徽中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构建了一幅江南味道的日出美景,非常巧妙的将亚运理事会所代表的太阳符号完美融入,不突兀又具有联系性,利用这个太阳的元素搭建了整个诗句中所营造的江南美景,展现给全亚洲,更展现给世界。会徽主体是一个扇面形状,扇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代表典型的文人形象,使用这一个元素是基于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人墨客汇集的宝地,文化底蕴浓厚,也传达出江南的秀丽温婉形象,这是一个本土化设计因素的结合。在扇面的左边设计了一个勇立潮头的景象,这也是“潮涌”来源,也是这个会徽的核心所在。这个图形描绘了一个钱江潮涌、白浪翻腾的景象,而这个符号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本土喜闻乐见的自然现象,在这个符号背后更多的表达了浙江儿女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这种奋斗不息勇于拼搏的精气神与亚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挥洒汗水的热血不谋而合,将杭州精神汇入亚运精神中。在扇面的右侧用曲线勾勒出连绵山脉的轮廓,是绿水青山的象征,也展示出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

这个会徽图形来源于古代的扇符号,扇子包含了一种文化因素,象征着江南文人形象,蕴含着水墨江南的诗意。用渐变的色彩与线条,充满动感。这种组合既反映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化、国际化特色,突出亚运会的运动主题。与G20杭州峰会的内涵意义上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也是延续了杭州精神,向世界证明杭州特色的智慧与语言。这种完美的提取了区域特色元素,在全球化的一致性设计中彰显个性,以便生动的表达城市形象的设计,就是典型的本土化设计。由此可见,立足于本土知识体系、广泛吸收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与利用,才能在强调本土设计的当今出彩。这些元素是最能凸显出杭州的美与特色的所在,而杭州也用这个会徽告诉全世界,我不是西湖的代名词,因为向阳,所以光芒万丈。

 

 

 

从色彩的选择上,设计团队总结和梳理了百年奥运会、亚运会形象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演变规律,避开雷区与一些主观色彩的使用,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形象。因为采用的是水与火的主题,在配色上将互联网、屏显时代的色彩趋势作为可依据方向提出色彩方案。从结果上来看,这种色彩搭配既符合杭州地域特质,也与一般的“中国形象”有所区别。色彩风格清新自然,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配合由粗到细的线条构成的互联网符号,更加突出杭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互联网产业城市之一的现代性特征。互联网作为信息的载体,其特点就是存储与传递信息的速度,这由粗到细渐变曲线代表是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现代人足不出户可知晓全世界的生活方式。

本土设计是一个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话题,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纵观历届亚运会会徽设计,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别具一格,另辟蹊径。杭州亚运会的会徽设计整体基于江南文化与东方美学的理念基础上,色调秀丽独特,风格清新雅致,就像这座城市的特征一样。远看烟雨朦脓,近看精致内敛,满满的细节体现,恰好突出了江南的灵动。它可能没有那么完善,但是已经在有限的条件内做到了最大化的设计,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本土设计典范。

重新回到本土设计,首先要从地方的文脉性出发,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而不是一味的堆砌。“本土设计体系”虽然也指“传统”,但它又与“传统”迥然有异。它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它虽然强调本土,但它不保守,它是开放的系统。它强调本土,是为了提示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本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其次要明确设计的目的性,在强调本土化的同时还要与与设计的主题紧密联系,不能为了本土性而失去了主题性而主次颠倒。最后是其现代性,设计应当与时代亦步亦趋,本土化并不是仅仅着重于地方性的过去,这个地方的时代发展,城市具有的现代气息与特色也是值得人们去挖掘和开发,可以做一个恰当的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与城市的被标签化。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代,在营销当道的网络社会,很多事物与地方被过度营销,人们往往对一座城一件事物出现了可以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的情况。每座城市都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它在肆意生长,而设计师应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跳出过往的荣光带来的框架。

设计是一种语言,而真正的内容是文化。用现代的语言去提炼与传承,解读与诠释,所以设计师的责任是用他的语言说背后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江凌、廖垣,《会徽设计理念与色彩解析》,《美术报》,2018年8月11日第005版。

[2]杭间,《本土知识体系与传统研究》,《东南文化》,2002年第8期。

 

 

杭州亚运会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在2019年由杭州市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共建成立,旨在协助2022年杭州亚运会在形象设计、视觉推广、公共艺术景观方面的研究和咨询、项目策划、标准制定以及各构成部分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方式,中心是亚运美学的传播机构,也是各专业联合的协同平台。

 

中国设计教育的开创者

东方设计体系的建构者

当代生活美学的倡导者

国际文创智造的拓展者

 

我们秉承哲匠之精神,建构“设计诗学”;

我们践行生活之本真,拓新“设计艺学”;

我们关注温度与善意,追求“设计人学”;

我们和湖山一同望境,铸造“设计诗心”。

未来已来,设计有我。

 

 


 

 文字:朱海辰  郑   颖 

 编辑:郭思彦 

 责编:刘子杰 

 审核:成朝晖  王   侃 

 投稿邮箱 :sjnews@caa.edu.cn